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读经,就是一段朝圣之旅

发布时间:2017-03-30 14:58:01

  作为一个教书十八载的老师,看到这个喧嚣躁动的社会中长大的孩子,一个个像空心人似的漫无目的地在世间游走,常常感到教育的无力。这个社会,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让人沮丧,那些原本应该纯净美好的心灵充斥的都是世俗的浅薄与短视……每个人都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意义何在?”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推行古诗文教学,试图从吟咏古人隽逸的诗句中带领孩子们追寻中国文人的精神与风骨,希望在吟诵中感受到先人的生命追求与人格魅力。沿着追寻经典的脚步,我于2014年走入“论语一百”冬令营,开始了每日诵读《论语》的美好旅程。

  每日在简单和有规律的读诵中度过,渐渐从开始的逐字索意的徒劳,到后来平心静气地享受,在日复一日的诵读中,我感受到快乐,我开始相信声音是有力量的。在读诵中总能随时拮取智慧的吉光片羽,虽片言只语,不求甚解,足已让人受益不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诵读仿佛就是与圣人对话,听取夫子的谆谆教导,不断反省自我,这样静心的读书,生活自然就变成了一种禅修,修身又修心,真是美好!

  从“论语一百”回来,从内到外都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每个同事都友好地打招呼,主动放下从前的清高和偏见;遇到生活中的困惑和遭遇,第一时间反省自己,主动检讨;随时从包里取出袖珍版《论语》,争分夺秒地读……那一阶段,我真正亲身领会了“脱胎换骨”的意义。

  没多久,办公室的老师受我影响,主动要求和我一起读书,于是每天中午,孩子们都很好奇看着一群老师围在一起大声地读着佶屈聱牙的古文。直到有一天,我将五十多本崭新的《论语》搬进了教室,向孩子们发出了邀请:“孩子们,从今天起,和老师一起来读书吧!”——“好!”于是从那天起,我们就成了全校最特殊的一个班级,每天教室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子曰”,人手一本橘色封面的《学庸论语》,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地读,孩子们都笑称自己是“子曰”班的。

  半个学期的积累和明显成效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全力支持和鼓励,也得到了校方的认可。每周一的语文课成了孩子最期待的时间,孩子们比着读,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滋味。在这样的热情下,学习古文和背三百首唐诗成为轻松有趣的事情,我的语文课变得很轻松,除了必要的听默写和背诵外,我几乎不增加其他的复习材料。说也奇怪,没有了一叠叠的复习试卷,孩子们的成绩却出乎意料的好。

  更喜人的是孩子们的表现。以前他们总是为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遇事第一时间为自己找借口。自从读了《大学》,每个孩子都明白“慎独”,都知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班里的矛盾少了,整个班级风貌焕然一新。

  有一次课堂听写“绅士”一词,我问孩子中国人怎么称呼绅士?有个很少主动举手的小个子男孩举起手说:“我们中国叫君子。”他的回答赢来一片赞叹的目光。我继续追问:“绅士和君子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有点难,沉默片刻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绅士是指外表,穿着得体,举止大方的人。”“君子也许外表不那么光鲜,但是他的品性高洁,向内求修身的才叫君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经的孩子,谁说他们不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就这么读着,走着,我遇到了一大群热心公益的朋友,他们热心地提供场地和茶水,全程支持我们开办读书会。第一次读书活动就吸引了近百人参加,上至八九十岁耄耋老翁,下至两三岁黄口小儿。大家济济一堂,朗朗书声穿林入云,场面想起来就让人心醉。

  随着我们每周雷打不动地坚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读书活动,他们有些因路远不能前来,也坚持每周在家读书,妈妈带着宝宝读,爸爸也加入,慢慢形成一个读经家庭。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我都感动万分。

  走在读经的路上,我唯一的心得是:坚持实践!如果把读经比作一条朝圣的道路,那么我们需要虔诚地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用身体丈量前进的道路,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洗涤自己,在一步步的叩拜中接近智慧。

读经,这是一条生命必经的、涤荡灵魂的旅途。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法仁法师《道德经》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