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九九重阳,师父和本寺老人共度重阳佳节

发布时间:2020-10-25 13:10:00

九月初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佛教认为孝道分为世间及出世间两种:“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

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道,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

640.jpg

佛门其实最重视孝道,有太多的佛教典籍都是在弘扬孝道文化,佛门之孝意义更是深远、更广大,因此也被历代大士称之为大孝和至孝。

佛教的普济群生的精神是源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寺法师一直以来都秉承尊循着佛教的大孝精神,视天下老人为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一切男人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师父常说的一句话:“不孝敬老人,你就不配做三宝弟子”。

圣莲塔寺六十岁以上的出家师父就有十几位,五十岁以上没出家的常住老菩萨也有十几位。这些老人家,师父都待之如父母,师父经常说,寺院的这些老人家,就是咱寺院得宝。

今又适逢重阳节,虽然师父寺事务繁多,可还是抽时间回来和老人家共度节日。

1.jpg

师父说,重阳节要有丰富的孝道文化内涵。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佛教唯我出家的四众,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现生之父母,并报答无量劫来多生之父母,以及四生六道中之一切父母。

又不仅于父母生前者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海,常住正觉。所以印光大师说:‘释氏之道,晦而难明也。’本师释迦牟尼佛报答亲恩之事,更为渊深久远,不可思议。

2.jpg

释尊成佛以后,先度他的父亲净饭王,恐其父王对佛法不信仰,特派优婆离尊者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示现种种庄严供养,以折服人间因王富贵之俗念,使其安心皈依三宝。释尊又以般若圣智,阐明世间苦、空、无常的至理。

最后劝导父王和一切释姓王族,均修行净土法门,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此次法会,父王以下立时得法眼净,证果位者甚多。

复次,释尊为报答母恩,上升忉利天宫,为摩耶夫人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共九十日,全经十三品,详说三世因果,六道苦空,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统万类而靡遗,亘古今而无尽。所以佛教门徒皆以此经为报答亲恩的唯一孝经。

佛陀宣说《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更是有了佛教目连救母 孝亲报恩的公案。

11.jpg

重阳节是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美好的节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

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在尊老、敬老中传递孝心、传播孝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帮助老人的文明风尚。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关爱关心老人这一社会价值的好时机。

但是尊老敬老不是朝夕之事,节日之外的孝敬也不能少。自古以来奉行的是:“百善孝为先”,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111.jpg

本寺客堂印华法师因病住院,师父安排专人照料,师父还一再的叮嘱,寺院的老人,不管是出家师还是常住老菩萨们,我们都要照顾好。

法然法师代表寺院去医院慰问。叮嘱印华法师安心养病。